這位分析師預計,隨著清潔能源和電動汽車發展提速,未來10年銅供應缺口預計每年達到600萬噸。
這意味未來8年需要建設8個埃斯康迪達(Escondida),必和必拓公司旗下的這座銅礦是世界最大銅礦山。對此,海姆利奇表示存疑,“也許”而不是“可能”,因為需要建設的規模太大,而事實上一半以上的項目都是綠地項目。
“從歷史上看,這些項目的完成率一直不高。2012年可能建設的綠地項目大多數到現在仍處于未開發狀態,因此能否有效及時彌補供應缺口有很大的不確定性”,《礦業期刊》(Mining Journal)援引他的話說。
過去三年,一些重要礦山已經投產。量子礦產公司(First Quatum)在巴拿馬的佩塔基亞銅礦在2019年9月已經實現商業化生產。該礦證實(Proven)和概略(Probable)礦石儲量合計為31億噸,完全達產后每年可產銅30多萬噸。
去年,艾芬豪礦業公司(Ivanhoe Mines)在民主剛果的卡莫阿-卡庫拉(Kamoa-Kakula)銅礦項目開始銅精礦生產,7月份實現商業化生產。
英美集團在秘魯莫克瓜大區的克拉維科(Quellaveco)銅礦于2021年12月開始采礦。預計今年年中正式投產,年產銅12萬噸-16萬噸,完全達產后的前10內年均產量為30萬噸。
銅礦項目鏈
雖然銅礦項目正在籌建之中,但在建設更加困難、價格越來越高的時候建礦,生產商擔心會重蹈上一輪周期中生產過剩的覆轍。
銅價已經創10年來新高,雖然市場擔心銅消費大國經濟會放緩。
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研究組發布的報告贊同CRU的預測。該行分析師認為,近期銅項目可行性良好,但增加投資會“遇到麻煩”。
“目前正在開發的項目許多已經醞釀近三十年,近些年來勘查活動相對有限,2025年以后供應增加可能性不大”,這位專家表示。
下一個10年中新供應一部分可能來自巴基斯坦的雷克迪克(Reko Diq),因為上周巴里克黃金公司同該國政府達成了一項協議,結束了長期以來的糾紛。
阿爾坎塔拉集團(Alcantara Group)在菲律賓的坦帕坎(Tampakan)項目,以及海橋黃金公司(Seabridge Gold)在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KSM項目有望部分彌補供應缺口。
力拓公司正在蒙古開發投資69.3億美元的奧尤陶勒蓋(Oyu Tolgoi)銅金礦項目,拖延和成本超預算一直困擾該項目。投產日期推遲了好幾次,現在看有望在2023年上半年投產。
市場也在密切關注索爾黃金公司(SolGold)在厄瓜多爾的卡斯卡維爾(Cascabel)項目,其中的阿爾帕拉礦床進展最快。公司尚未公布該項目的預可行性研究結果,但是表示,一旦開發,在55年的礦山生產壽命內,年均銅產量有望達到15萬噸,金24.5萬盎司,銀91.3萬盎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