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ulvac"></track><p id="ulvac"><strong id="ulvac"><small id="ulvac"></small></strong></p>

    <p id="ulvac"><label id="ulvac"><xmp id="ulvac"></xmp></label></p>
    <table id="ulvac"><option id="ulvac"><ol id="ulvac"></ol></option></table>
    1. <td id="ulvac"><ruby id="ulvac"></ruby></td>
      1. <track id="ulvac"></track>

        <acronym id="ulvac"></acronym>
        當前位置: 礦道網 >> 礦業新聞 >> 國際礦業 >> 土耳其:稀土找礦新發現的新聞解析

        土耳其:稀土找礦新發現的新聞解析

        發布日期:2022-07-12   來源:中國礦業網   瀏覽次數:3601
        據土耳其能源和自然資源部近日消息,位于土耳其西北部的埃斯基謝希爾?。‥skişehir)貝伊利科瓦地區(Beylikova)發現6.94億噸稀土,并稱其為世界第二大稀土礦,僅次于中國8億噸儲量的白云鄂博(Bayanoba)稀土礦。土耳其能源和自然資源部部長Fatih Dönmez稱,土耳其將開發此礦,計劃年處理礦石57萬噸,生產稀土氧化物1萬噸。
        此消息一出,被多國媒體轉載報道,但這一“爆炸性新聞”在國際社會引發的關注似乎遠沒有國內熱度高,而引發國內熱烈討論的大致有兩點,一是該礦床儲量到底如何?二是若真如報道所說,這是世界第二大稀土礦床,那么它的開發會對中國稀土“龍頭地位”造成怎樣的影響?
        一、內涵貧瘠的稀土“新聞炸彈”引發質疑
        作為在中亞西亞地區有著多年國際地學合作的專業地質調查團隊,我們時間聯系了合作方土耳其地質勘探總局(MTA),并查閱相關資料,對該報道進行了研究與核實。
        首先,報道中提到的6.94億噸稀土,未明確是礦石量、資源量、儲量或其他。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公布的數據,2021年稀土資源總儲量約為1.2億噸,其中中國4,400萬噸,越南、巴西、俄羅斯分別也都有超過2,000萬噸的儲量,四國合計占了總儲量的86%。需要注意的是,此數據指的是稀土氧化物儲量。一個礦床是已探明總量的5倍多,顯然不符合自然規律,所以6.98億噸指的肯定不是稀土氧化物儲量。另外,根據報道中提到的白云鄂博稀土礦儲量8億噸,結合公開資料,白云鄂博稀土氧化物品位為0.8%~8.16%,儲量為4,300萬噸,可以推斷土耳其6.98億噸稀土指的應該是礦石量。
        其次,該礦床并非“新發現”。經向土耳其地質勘探總局(MTA)核實,報道中所說的礦床,名為Kizilca?ren(又寫作Kyzylkaoren),坐標北緯39.6333°、東經31.3833°。該礦床是由土耳其地質勘探總局于1970年發現,礦權由土耳其國有礦業公司Etinden公司持有。確定了礦床名稱后,我們查閱了相關資料,該礦床Indicated(控制的)稀土氧化物(REO)資源量約13萬噸,REO品位為2.78%(Ce + La + Nd + Y),(參考文獻:Kaplan, H., 1977. Rare earth element and thorium deposit of the Kizilca?ren. Geol. Eng. 2, 29~34.),遠景資源量為470萬噸REO(數據來源:標普數據庫,2002年12月31日數據)。2010年以來,公司開展了大量新的鉆探探礦工程,新增了資源量,但目前還沒有公開的公司年報和儲量報告。
        再次,從地質和礦床成因角度分析,單個稀土礦床的規模達到6.94億噸稀土氧化物(REO)也不靠譜。該礦床成因屬于碳酸巖型,是世界上內生稀土礦床的最主要工業類型。礦床位于特提斯構造域,域內已發現多個與碳酸巖有關的稀土礦,分布在巴基斯坦、阿富汗,以及我國川西地區,礦床形成時代為喜馬拉雅期,其中Kizilca?ren礦床時代為24.2 Ma。川西的牦牛坪稀土礦屬于超大型規模,其稀土氧化物資源量約200萬噸(1996年);因而,土耳其Kizilca?ren單個礦床規模不可能達到6.94億噸,應該是指礦石量。
        二、土耳其對世界稀土格局影響有限
        土耳其這一找礦發現只是開始,后續對礦體的研究、開發條件、分離技術,以及足夠的投資等等,都是決定該礦床能否順利開發的關鍵。一般從資源發現到最后進入開發階段,還需要較長的投資周期。土耳其這個稀土資源的開發最少也是5年之后的事情了,且其對目前世界稀土格局和中國的龍頭地位影響有限。
        一來,2021年稀土冶煉分離產量約為28萬噸[數據來源: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原有儲量就足以滿足全世界500年的需求。稀土主要應用于高精尖領域,其實每年用量很小。目前國際市場有中國的長期穩定供應,稀土其實更多時候只是作為發達國家的政治話語關鍵詞,在輿論領域炒的很熱而已。
        二來,稀土是一類元素的統稱。稀土資源可以被分為輕稀土和中重稀土,前者雖然儲量多、應用范圍廣,但后者可用于航天軍工等高精尖產業,價格昂貴、可替代性小,屬于真正的稀缺資源。而土耳其Kizilca?ren礦床正是一個輕稀土礦(La+Ce占比84.49%),因此其對未來稀土競爭影響有限。


        三來,稀土產業鏈“龍頭”中國,不僅儲量占世界原有儲量的37%,而且開采產量占的58%,冶煉分離產能占的90%,三方面都位列,絕對是主導地位。同時,中國稀土應用技術領域的專利申請量是最多的。
        三、礦業新聞與國際政治的鉤連
        礦產開發領域發布的業務新聞,一般需要礦產勘查報告獲取的技術數據做支撐。土耳其稀土找礦新發現的信息還只是來自土耳其單方面的報道,尚需要后續的消息證實。
        2011年,日本新聞界鼓噪,日本在其領海內的南鳥島海底發現了1,600多萬噸的稀土礦,號稱足夠人類使用730年。但由于稀土礦產出在南鳥島海底6,000米到8,000米的深處,放眼都沒有哪個國家可以做到從這個海底深度開采資源。日本媒體的興奮勁頭很快就沉寂下來,此后再也沒有跟進的消息報道。這與當時的國際政治環境和地緣政治氛圍密切相關。當時,美西方等發達國家急切地想在中國之外尋求稀土供應的保障,要想辦法把中國排除在供應體系之外(供應鏈脫鉤)。日本的稀土新聞燥熱事件非常明顯地展示,稀土礦產新發現被無可爭辯地與國際政治鉤連上了。
        本次土耳其的稀土找礦新發現,是在北約拱火俄烏戰爭,并進一步意圖東擴、北擴,乃至向亞洲擴張的背景下(日韓受邀參加近期北約相關峰會),土耳其先是反對瑞典和芬蘭加入北約;而后在與北約做了壓制庫爾德工人黨勢力的交易之后,又同意上述兩國加入北約的背景下發布的礦業新聞。土耳其在中東的地位以及國家構想,決定了土耳其不會是一個甘于平庸的國家。這一新聞的發布,與此時此刻的土耳其國際政治操作是否有關,讓子彈再飛一些時候就好。
        四、稀土找礦新發現為何牽動神經
        美國在2018年針對中國開展的貿易戰,導致公平貿易、互通有無的商業思想在貿易行為中受到打擊。這迫使一些國家對于資源供應安全產生了焦慮,包括美國自己在內。一直穩定供應的中國稀土礦資源,無辜被西方發達國家認為是可以做為中國反擊貿易戰的武器之一。中國沒有這個想法,也不會有這個做法;但是,輿論霸權的美西方重視的是自己的想法,而不是中國的實際做法。其輿論霸權主義和杞人憂天的脆弱心態,讓誠實守信的中國稀土行業躺槍。
        稀土產業鏈過度集中,西方大國紛紛將稀土作為關鍵礦產列入重點關注清單。美國從去年開始就大力扶持本土稀土公司,并試圖建立更廣泛的稀土戰略儲備。一些西方國家在貿易戰氛圍下紛紛發布的“關鍵礦產清單”,也不約而同將稀土列入重點戰略性礦種。一時間,山雨欲來風滿樓,稀土找礦新發現,成為各國追求的焦點新聞。這也是土耳其發布一條信息含量極少的稀土相關的新聞瞬時引發關注的原因。
        五、中國與土耳其的合作共贏機會
        在當前的輿論氛圍和國際追捧稀土的商業氣氛中,中國要有定力,并保持開放心態。中國稀土行業在技術、資金、市場等方面的絕對優勢地位,一時也是無法撼動的。
        當然,中國稀土行業可以主動出擊,用自己的行業優勢地位抓住機會與土耳其開展合作,相信土耳其對于來自中國的橄欖枝應該是歡迎的。中國的技術、資金、管理等優勢,與土耳其的資源優勢相結合,形成的強強聯合效果,將讓中國與土耳其兩個國家在稀土產供銷方面達成“合作共贏”。
        (中國地質調查局西安中心,張丹丹、洪俊、高永偉綜合整理編譯;陳秀法審核;張新元發布。原文網址:https://enerji.gov.tr/haber-detay?id=20996;https://1prime.ru/state_regulation/20220704/837377304.html;https://mp.weixin.qq.com/s/nsB63JhMufivjWRnBkxI8A;https://mp.weixin.qq.com/s/Mn152rYFYJFjvfrglFrSDA)

        地質礦產信息網

        【免責聲明】本站“礦道網”礦業新聞板塊所有投稿文章,文章其版權均歸原作者及投稿人所有。本站并非以盈利為核心的礦業礦業新聞傳播平臺,平臺并不能很好的甄別投稿文章的原創性和審核作者。文章僅供讀者作為礦業參考,不做交易和服務的根據。所以希望投稿人自覺遵守本條例,如果一旦發生文章侵權,原作者找到我們,我們有權利不經告知并刪除投稿的文章。本網站默認已許可各大主流平臺、媒體等,以數字化方式復制、匯編、發行、信息網絡傳播本網站全文,但是需要文件授權。本網站不以此盈利,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所有投稿人向本網站提交文章發表之行為視為同意上述聲明。如有異議,請在投稿時說明。因投稿素材內容或要求轉發內容引發的任何社會及法律糾紛和礦道網無關。特此聲明!,我們若有不當信息或者侵犯了您的利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改!聯系電話:029-85212477
        3601

        幫助過的人數

        上一篇: 山東能源集團與中國煤科舉行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簽約儀式

        下一篇: 晉控煤業:預計上半年凈利潤同比漲70%

         
         
        [ 礦業新聞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推薦圖文
        四大礦山季報解析:一季度產銷不及預期 幾內亞政府簽署協議,西芒杜鐵礦運營或將恢復
        紫金礦業:卡莫阿-卡庫拉銅礦二期工程提前建成投 東鋼投資30億令吉生產熱軋卷材(HRC)落戶甘馬挽德洛嘉?。═elukKalong)工業區創造1,000項工作機會
        智利將修改憲法推進銅鋰國有化 紫金礦業聯合剛果(金)啟動首個鋰礦勘探項目
        推薦礦業新聞
        點擊排行
        熱門標簽
        大家都在看!
         
        取消

        感謝您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掃碼支持
        掃碼打賞,你說多少就多少

        打開支付寶掃一掃,即可進行掃碼打賞哦

        亚洲国产女性按摩_日本黄色网站兄妹乱伦三级片视频_三三级片在线免费毛片_免费av手机网址在线

        <track id="ulvac"></track><p id="ulvac"><strong id="ulvac"><small id="ulvac"></small></strong></p>

        <p id="ulvac"><label id="ulvac"><xmp id="ulvac"></xmp></label></p>
        <table id="ulvac"><option id="ulvac"><ol id="ulvac"></ol></option></table>
        1. <td id="ulvac"><ruby id="ulvac"></ruby></td>
          1. <track id="ulvac"></track>

            <acronym id="ulvac"></acronym>